跳到主要內容

骨折手術後的療養手冊

骨折癒合的時間

(趾)指骨3~5週
掌骨腕骨6週
橈骨尺骨10~12週
肱骨8~12週
鎖骨6~10 週
椎骨16週
骨盆6週
股骨10~18週
脛骨8~20週
跟骨12~16週
上肢(成人)2~3個月
下肢(成人)3~6個月




骨折手術後的療養手冊
骨 折 的 痊 癒
骨 骼 是 不 斷 生 長 的 組 織 , 骨 折 的 痊 癒 過 程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:
(一)在 骨 折 處 血 塊 的 凝 結 ( 血 腫形 成 期 )
(二)纖 維 組 織 生 長 ( 骨 痂 形 成 期 )
(三)新 生 骨 的 形 成 ( 骨 痂 改 造 期 )
現在由於各種原因,骨折的人越來越多。堅硬的骨骼愈合時間長,對人體生理干擾較大。做好飲食調配,可以減輕痛苦,促進愈合。專家提醒,骨折患者飲食方面有禁忌,如不注意,會延長骨骼愈合。
一、忌盲目補充鈣質。(這是針對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而言)
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,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。但科學研究發現,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斷骨的癒合,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,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,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。由於長期臥床,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,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。所以,對於骨折病人來説,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,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,加強功能鍛鍊和儘早活動,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,加速骨折的癒合。尤其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,盲目地補充鈣質,並無益處,還可能有害。
※骨折的癒合可分許多階段,時間可達三個月以上,它要先行成軟骨結痂後再將鈣合併進去,使之達到正常的硬度,而這重要的步驟須要骨母細胞及多種體內的酵素來完成,由此可見,鈣對於骨折癒合的角色只是原料之一。一個鈣片約500mg,所以如果一天三顆,即使所進食的食物一點都不含鈣也夠,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,因為只要飲食正常,一般都夠。所以骨折後多補充鈣,沒有實質意義,有時反而有害。
※鈣質的補充對骨頭癒合非常重要﹐但應注意不能盲目補充鈣質﹐以免造成體內離子不平衡或腎結石,應在拆除石膏後(可以活動時)再增加鈣質的攝取。但不建議以肉骨頭(如大骨湯, 排骨湯等)補充鈣質 。
  
二忌多吃肉喝骨頭湯。
有些人認為,骨折後多吃肉骨頭,多喝骨頭湯,可使骨折早期癒合。其實不然,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,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,非但不能早期癒合,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,主要是依靠骨膜、骨髓的作用,而骨膜、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,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,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。若骨折後大量攝入,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,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,所以,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産生阻礙作用。
三、剛動完手術不可喝牛奶
因為剛開完刀會使用大量抗生素和止痛針,會讓腸胃產生不適(所以醫院都會開胃藥和軟便藥)..
牛奶會使病人腹部產生脹氣所以剛開完刀最好不要食用(這是護士說的)..
可以下床後因為腸胃蠕動就正常了則喝鮮奶可以補充鈣質(最好稍微加熱)..
四、忌長期服中藥如三七片等。
骨折初期,局部發生內出血,積血淤滯,出現腫脹、疼痛,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,縮短凝血時間,增加凝血酶,非常恰當。但骨折整復一週以後,出血已停,被損組織開始修復,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,若繼續服用三七片,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,血液運作就不暢,對骨折癒合不利。 
未拆線前烹調食物不可加酒...??
禁忌食物:有傷口(不論開刀與否)需絕對禁食食物....
X少碰汽水、可樂、酒、零食,以及富含精緻糖的食物
X有殼的海鮮 (蝦、蟹、貝類等...會讓傷口發炎化膿絕對要禁口)
X無鱗的魚 (白帶魚、皮刀魚等....吳郭魚雖然有鱗也不可以吃)
X薑(開刀一星期內食用會讓傷口發癢...10天後傷口大致癒合則沒關係)
X香蕉... (骨折患者要絕對禁口,會讓骨質密度降低影響復元速度,日後骨頭也容易酸痛,因為香蕉中含有鎂,鎂離子的活性比鈣高,會把鈣離子取代掉,降低骨質(鈣)的密度,不利於恢復)
X醬油等深色料理的食物.... (傷口癒合後顏色會深)
多補充的食物:
o鐵質含量高的食物 (可補血,例如牛肉、蘋果、櫻桃、紅鳳菜、菠菜等...因為開刀失血要補充)
o海魚對傷口癒合有幫助 (尤其是鱺魚、鱸魚、過魚等)..
o維生素C.B.D含量高的食物: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、充血、出血、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,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,而機體修復組織,長骨生肌,骨痂形成,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,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。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,色、香、味俱佳,能刺激食欲。適當多吃一些番茄、草莓、櫻桃等水果,莧菜、青菜、包菜、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,還有富含鐵、維生素A、B2、C的豬肝,以助骨痂生長。
o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有:
全穀類﹑肝臟﹑酵母﹑酸酪﹑小麥胚芽﹑豆類﹑牛奶(維生素B2)﹑ 肉類(維生素B1﹐ 菸鹼酸)
o高蛋白類、鈣質含量高的食物 (肉類(尤其是紅肉,例如牛肉),蛋,牛奶、深海魚類等....
o堅果類 (傷口未癒合前,花生不宜食用)
o膠質含量高的食物 (雞腳、豬腳、魚皮、豬皮、木耳(黑白都ok),海蔘,海帶等...)
o有助消化的食物:可以吃木瓜或木瓜汁.....(幫助排便但不要喝木瓜牛奶喔)
可以吃優格或喝優酪乳....(護士說的)
o需要補充鋅、鐵、錳等微量元素。
其他飲食建議:
o三餐應力求肉魚豆蛋奶汁營養均衡原則
o盡量補充大量水分,可避免骨頭發炎
o具體食譜建議:
骨折患者還應根據骨折愈合的早、中、晚三個階段,根據病情的發展,配以不同的食物,以促進血腫吸收及骨痂生成。
早期(1~2周)
受傷部位瘀血腫脹,經絡不通,氣血阻滯,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、行氣消散為主。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,如蔬菜、蛋類、豆製品、水果、魚湯、瘦肉等,忌食酸辣、燥熱、油膩,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,如骨頭湯、肥雞、燉甲魚等,否則瘀血積滯,難以消散,必致拖延病程,使骨痂生長遲緩,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。在此階段,食療可用三七10克,當歸10克,肉鴿1只,共燉熟爛,湯肉並進,每日1次,連續7~10天。
中期(2~4周)
瘀腫大部分吸收,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、祛瘀生新、接骨續筋為主。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,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,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、田七煲雞、動物肝臟之類,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鈣及蛋白質。食療可用當歸10克,骨碎補15克,續斷10克,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,燉煮1小時以上,湯肉共進,連用2周。
後期(5周以上)
受傷5周以後,骨折部位腫脹基本吸收,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,此為骨折後期。治療宜補,通過補益肝腎氣血,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,以及舒筋活絡,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,恢復往日的功能。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,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、豬骨湯、羊骨湯、鹿筋湯、燉甲魚等,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、雞血藤酒等。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,骨碎補15克,續斷10克,薏苡仁50克。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,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。每日1次,7天為1療程。每1療程間隔3~5天,可用3~4個療程。
 黑豆燉雞爪、養生雞湯、黃豆燉豬腳或豬皮、蒜頭田雞湯、深海魚湯(鱸魚、過魚)...
滷雞腳、牛蒡加黃耆和紅棗枸杞煮成茶
大量的水果(蘋果、櫻桃、草苺跟木瓜是每天必備的)
可以喝白蘭氏雞精或活化細胞精華...等營養飲
曬太陽,吸收維他命D:
有太陽時每天出外曬太陽20分鐘,幫助有效留住鈣質。
參考資料來源:
1.清華大學 第二附屬玉泉醫院骨科楊華清
http://big5.chinataiwan.org/gate/big5/www.taiwan.cn/tsfwzx/hs/scsh/200908/t20090817_975435.html
2.骨折患者的飲食調養
http://health.big5.enorth.com.cn/system/2010/07/01/004811233.shtml
3.其他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蕁麻疹

蕁麻疹 (Urticaria)俗稱 風團 、 風疹塊 (與 風疹 名稱相似,但卻非同一 疾病 )。蕁麻疹是皮膚黏膜較為常見的 過敏性疾病 ,主要是皮膚黏膜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發生的局限性 水腫 ,即風團。風團可以伴有明顯的劇烈 瘙癢 和搔抓。此病的 皮疹 表現就像人接觸了植物 蕁麻 (Nettle),所導致的皮膚損害相似,故稱其為蕁麻疹。蕁麻疹的發生沒有明顯的種族及性別差異,個年齡階段均可發生。 病因及發病機制 風團發生的機制可分兩類:變態反應與非變態反應兩種。 (1) 變態反應 型主要是第Ⅰ型,是 抗原 與 抗體 IgE作用於 肥大細胞 與 嗜鹼性 白細胞 ,使它們的顆粒脫落而產生一系列化學介質( 組織胺 及組織胺樣物質包括慢性反應性物質、 5-羥色胺 、 緩激肽 與激肽類、 前列腺 、 肝素 等)的釋放。從而引起 毛細血管擴張 、通透性增加、 平滑肌 痙攣 、腺體分泌增加等。產生皮膚、粘膜、消化道和 呼吸道 等症状。有的屬於第Ⅱ型,是抗原抗體複合物激活補體,形成 過敏毒素 ,即C3與C5及釋出 趨化因子 ,吸引 嗜中性 白細胞釋放 溶酶體 酶,刺激 肥大細胞 釋放組織胺與組織胺類物質而發病,例如 痢特靈 或注入異種 血清蛋白 引起蕁麻疹等反應。 (2)非變態反應型由某些生物的、化學的及物理的因素可直接作用於 肥大細胞 與 嗜鹼性白細胞 、使其釋放顆粒而發病,皮膚 膽鹼能神經 末端 興奮性 增強,大量釋放的乙醯膽鹼可直接作用於毛細血管,使毛細血管擴張與通透性增強而發生。激肽與緩激肽也可使毛細血管擴張與其通透性增加,和寒冷性蕁麻疹、皮膚劃痕症與壓力性蕁麻疹等發病有關。 5-羥色胺 、 前列腺素E 等可與蕁麻疹的發生有關、慢性反應物能引起 哮喘 ,但是否與蕁麻疹有關還未證實。 常見的導致蕁麻疹發生的病因有如下: 食物以魚、蝦、蟹、蛋類最常見。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。 藥物,有許多可引起該病。青黴素、磺胺類、痢特靈、血清疫苗等,常通過 免疫機制 引發蕁麻疹。而阿司匹林、 嗎啡 、 阿托品 、 維生素B1 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,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。 感染:包括病毒(如上感病毒、 肝炎病毒 )、 細菌 (如金 葡萄 )、 真菌 和 寄生蟲 (如 蛔蟲 等)。 動物及植物因素,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、羽毛、皮屑等。...

腳趾尖發麻的(大腳趾麻)原因?

       腳趾尖發麻 的原因主要考慮是神經受壓,血管受損,外傷,內分泌疾病,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導致的,手指與腳趾都是神經末梢和血液毛細血管的終端,一旦疏通不暢,會導致發麻現象產生.  造成的原因與長期固定體位工作,頸椎病,腰肌勞損,低血糖,高血脂等有關,如果腳趾尖已經出現麻木有一段時間了,對照上面的幾種原因檢查一下,排除一些不可能發生的因素,做一些相關的調理,如果效果沒有明顯好轉,應該到正規醫院做全面的的檢查了.  調理注意的幾個方面包括:  1、工作時經常變換體位,以免造成血液流通緩慢.  2、可以從飲食上註意一些舒筋通絡.  3、關於舒筋通絡食療方法,你可以參考我以前回答過的問題.  意見建議:  1、多做一些腳趾的按摩,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.  2、如果腳趾尖的麻木與上面提到某種病症有關,就要積極的採取治療措施.當主要病症痊癒後,這種現像也會自然消失.  3、必要時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藥如彌可保、 ​​維生素B12等治療。 為什麼經常腳麻? 你需要參加體育鍛煉,說明你的筋絡不是暢通。 ------- -------------  俗話說:寒從腳起。很多人到了秋冬的晚上,手腳冰涼,怎麼捂都捂不暖。 1.吃西洋參。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藥,性平和,補而不燥。可以單獨泡水飲用。 2.吃芝麻、花生。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,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,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。維生素E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,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。 3.吃洋蔥、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、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。 4.堅持鍛煉身體,平時睡覺前多用熱水泡腳,既能使身體暖和,又能舒緩疲勞神經 這種情況要注意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原因造成的可能,以及末梢神經炎等疾病造成的可能,注意對患處的保護,不要喝酒、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必要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科進行診治,如腰部的光片的檢查等,並且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有針對性治療,充分休息也是很關鍵的。